投資收益怎么算出來的
乍看起來1000元,每天也就3毛錢的利息。
看上去很誘人,實際上利率很高,一不小心就掉坑了。
所以國家規(guī)定以后必須要寫成大家能看懂的利率水平,不要存在一些誤導性的文字。
這款產(chǎn)品,我們按照年化利率來算,會發(fā)現(xiàn)實際年化利息是11%左右。(*月息0.9%,年息10.95%)
其實,我們在看儲蓄險的時候也有類似的情況,只能看到預期演示利率,感覺很劃算,尤其是對一些分紅型保險和帶萬能險的產(chǎn)品。
但實際到手的利率有多少,可能你也搞不清楚。
我也常收到一些私信:
- 儲蓄險的收益率該怎么算?
- 預定利率就是我能拿到的收益嗎?
- 買了4%的儲蓄險產(chǎn)品,是不是每年都能拿到4%的收益?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到底怎么來看儲蓄險的實際收益率,能不能像貸款利率那樣簡單直白展現(xiàn)在眼前,以及經(jīng)常聽到的“預定利率”到底是個什么東西。
如果你有配置儲蓄類保險的想法,這篇文章一定要好好看。
咱們由淺入深,先來說下基本概念。
1.預定利率是什么?
像增額壽、年金險這類儲蓄險產(chǎn)品,有點像“定投存款”的方式,在可選擇的年限(一般是3/5/10/15/20年)中,每年存進去同樣的一筆錢。
之所以把它類比存款,是因為它非常安全,不管是本金還是收益金額,都會明明白白地寫在白紙黑字上。
保險公司不會賴賬,也不會因為市場原因減少答應給你的錢。
比如現(xiàn)在1年期存款利率是1.5%,而某保險公司90年代出售的年金保單,當時說的是8%,那現(xiàn)在仍然在以8%的收益率給用戶發(fā)錢。
說白了就是:保險公司拿你的錢去做了投資增值,同時按約定的收益分給你。
至于分給你多少,保險公司會按照“預定利率”來計算。
“預定利率”按字面意思理解,就是“我大概率能給到你的收益”。
舉個例子:
a儲蓄險產(chǎn)品,承諾在5年后總共返還客戶10000元;
假設保險公司采用4%的預定利率,不考慮其他費用成本,那么此時,保險公司需要向客戶收?。?/em>
10000÷(1+4%)^5=8220元。
如果保險公司投資水平高,超過“預定利率”,除了答應給你的那部分,自己也能賺到更多的錢,達到雙贏;否則就要自掏腰包來補,但你的收益依然是安全并有保障的,虧的只是保險公司。
2.預定利率等于實際收益率嗎?
先說答案:不等于。
雖然說預定利率是保險公司答應給到投保人的“投資回報率”,但這跟投保人實際到手的收益率并不是一回事。
原因是:保險公司經(jīng)營一個保險產(chǎn)品,還需要承擔多項費用(比如傭金、運營成本、預留利潤等),把保費及收益扣除掉保險公司的成本后,才是我們真實能拿到手的錢。
由于不管哪一款保險產(chǎn)品,費用成本都不可能是0(中間有運營、宣傳、人工、門店等諸多成本),這樣就會導致客戶實際到手的收益率跟產(chǎn)品預定利率不能劃等號。
以增額壽為例,通常實際收益率都是低于預定利率的,目前大部分產(chǎn)品的預定利率是3.5%,其中優(yōu)秀產(chǎn)品的實際收益率大約能達到3.48%、3.49%左右。
而像某些年金險,長壽的話實際收益甚至可以超過預定利率,本質(zhì)上就是長壽的投保人薅了早身故投保人的羊毛。
所以,“預定利率”并不等于“實際收益率”。
3.預定利率是越高越好嗎?
雖然不能劃等號,但大多數(shù)情況下,預定利率越高對我們投保人來說越有利。
但同時,這也意味著對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水平要求更高,所以對保險公司來說,風險相對會更高。
像英國、美國、日本的保險業(yè)都吃過“利差損”的虧,甚至前面提到的我國在90年代的時候出的保單(保單合同里約定了8~10%的預定利率)。
但隨著全球利率下降,很多老牌保險公司直到今天都在承擔著這筆虧損。
(說句題外話:90年代買了儲蓄險的客戶,大概率能接到保險公司求他們退保的電話..)
所以呢,保險的監(jiān)管部門為了維持市場的穩(wěn)定,保障投保人的權(quán)益,就會對保險公司定價時所使用的預定利率設立上限。
目前市面上大多數(shù)的儲蓄險都是3.5%的預定利率,這也是為了符合監(jiān)管層的規(guī)定;
當然也有零星的幾款4.025%儲蓄險產(chǎn)品,都是有一定購買門檻而且隨時會停售的,
那到底怎么才能從市場上諸多儲蓄險產(chǎn)品中,挑出收益高的那一個呢?
這就要看irr(實際收益率)了。
4.實際收益率(irr)怎么算的?
irr(內(nèi)部回報率):是一種投資的評估方法。
irr也被稱為“投資品照妖鏡”,不管外面包裝的多好,只要把相關數(shù)據(jù)放在excel里一拉,真實收益一目了然。
(*儲蓄險的相關數(shù)據(jù),就是對應年份保單的現(xiàn)金價值/即相關年份退保能拿回多少錢)
對儲蓄險產(chǎn)品來說,每款產(chǎn)品的irr都有差異,但在這里可以給大家一個簡單的評估辦法:
如果irr能達到3.4%,就說明這款產(chǎn)品還挺不錯的,至少在現(xiàn)在的市場中是很能打的。
這里大家要注意:除了產(chǎn)品本身的設計,影響irr的一個關鍵變量是時間。
比如說有的產(chǎn)品前期現(xiàn)金價值比較高,兩年就回本了,很多保險公司為了迎合投保人喜歡早領錢的心理,就會設計這種前期回本快的產(chǎn)品。
但投資時,流動性、收益性和安全性一定是無法兼顧的,既然前面回本快靈活性高,那么這款產(chǎn)品后面的收益就會降低。
好了,關于收益率今天就聊到這里,如果你對儲蓄險的收益率還搞不太明白,可以私信我回復【計算表】領取一份【年金等儲蓄保險收益計算表】。
最后強調(diào)一點,買保險一定是先做好健康保障后理財。
因為疾病、意外的風險遠比退休養(yǎng)老的風險更緊迫,一旦發(fā)生,給家庭帶來的影響也最大。
要是你連意外險、百萬醫(yī)療險這些基礎的保險都沒有,就不建議考慮理財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