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稅分離的公式1+稅率的意思(價稅分離的公式)
當然,從總的稅收征收方式來看,各國的稅制基本都是復合稅制。畢竟,單一稅制的缺點還是很明顯的。同時,對于多種稅制來說,分類標準不同,稅收的分類方式也有很多種!
屬于從價稅的有哪些?
屬于從價稅的有:增值稅、企業(yè)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和房產(chǎn)稅等。
可以說,我國的18個稅種當中,大多部分都是從價稅。畢竟,從價稅的優(yōu)點還是很多。不過是征稅的計算,當時征稅的公平性上面,從價稅都是不可替代的。
由于從價稅的計稅依據(jù)是商品的售價,當商品的售價提高時需要繳納的稅款自然也就會跟著提高,這樣不需要頻繁的對于從價稅的稅率進行調(diào)整。從價稅也可以為了稅收的征管工作,帶來很多的便利性。
從量稅與從價稅
既然我們說到了從價稅,同樣需要了解和從價稅相對應的從量稅。從量稅與從價稅是按照稅收計征標準進行的分類。
從價稅
對于從價稅來說,就是按照實際的金額,進行計稅。比方說我們比較熟悉的增值稅。在計算增值稅時,只需要用商品的不含稅價格乘以稅率即可。
當然,從價稅計算的難點不在于固定的稅率,而在于不含稅價格的確定。畢竟,商品在交易的過程中,除了直接的售價還會有很多其他費用。對于多種多樣的費用來說,是不是需要計征增值稅需要企業(yè)進行準確的判斷。
從量稅
對于從量稅來說,實際需要繳納的稅款和商品的售價并沒有直接的關(guān)注。從量稅的計稅依據(jù)是商品的數(shù)量。比方說,城鎮(zhèn)土地使用稅。
價內(nèi)稅與價外稅
其實除了上面的分類方式,稅收的分類方式還有很多種。其他的虎虎就不多說了,下面虎虎就來說說,我們接觸最多的“價內(nèi)稅與價外稅”。
“價內(nèi)稅與價外稅”是按照稅收與價格關(guān)系進行的分類。
價內(nèi)稅
價內(nèi)稅的意思就是說,商品的售價里面包含稅費。比方說我們比較熟悉的消費稅。當然,對于消費稅而言在計算時,也是按照不含增值稅的價格進行計算的。
例如,某商品需要繳納消費稅,消費稅的稅率為10%。這個商品不含增值稅含消費稅的價格是10000,那么這個商品需要繳納的消費稅=10000*10%=1000。
可以說,我國的稅種基本都是屬于價內(nèi)稅。畢竟,價內(nèi)稅更加有利于稅收的實現(xiàn)。
價外稅
價內(nèi)稅的意思就是說,商品的售價里面不包含稅費。比方說,我們比較熟悉的增值稅就是價內(nèi)稅。
我們還是使用上面的例子來幫助理解。商品繳納了消費稅,同樣需要繳納增值稅。如果上面商品的增值稅稅率是13%,那么需要繳納的增值稅=10000*13%=1300。
在這樣的情況下,消費者為了獲得這個商品需要支付的金額=10000+1300=1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