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現債券到期收益率(貼現債券是什么意思)

貼現債券,指債券券面上不附有息票,發(fā)行時按規(guī)定的折扣率,以低于債券面值的價格發(fā)行,到期按面值支付本息的債券。貼現債券的發(fā)行價格與其面值的差額即為債券的利息。

貼現國債,指國債券面上不附有息票,發(fā)行時按規(guī)定的折扣率,以低于債券面值的價格發(fā)行,到期按面值支付本息的國債。貼現同債的發(fā)行價格與其面值的差額即為債券的利息。

如投資者以70元的發(fā)行價格認購了面值為l00元的5年期債券,那么,在5年到期后,投資者可兌付到l00元的現金,其中30元的差價即為債券的利息,年息平均為8.57%(100—70)÷70÷5×100%。美國的短期國庫券和日本的貼現國債,都是較為典型的貼現債券。我國1996年開始發(fā)行貼現國債,期限分別為3個月、6個月和1年。

另外:

附息債券,指債券券面上附有息票,按照債券票面載明的利率及支付方式支付利息的債券。息票上標有利息額、支付利息的期限和債券號碼等內容。持有人可從債券上剪下息票,并據此領取利息。附息債券的利息支付方式包括在償還期內按期付息,如每半年或一年付息一次,或者到期一次還本付息。我國發(fā)行的附息國債也分為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國債和按年付息國債,l993年第二期國債是我國第一只附息國債。

企業(yè)債券

企業(yè)債券通常又稱為公司債券,是企業(yè)依照法定程序發(fā)行,約定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的債券。

零息債券

零息債券是指以貼現方式發(fā)行,不附息票,而于到期日時按面值一次性支付本利的債券。

零息債券是一種較為常見的金融工具創(chuàng)新。但是,稅法的變化影響了市場對它的熱情。零息債券不支付利息,象財政儲蓄債券一樣,按票面進行大幅折扣后出售。債券到期時,利息和購買價格相加之和就是債券的面值。零息債券的波動性非常大,而且還有一個不吸引人的地方:投資者的零息債券投資不會獲得現金形式的利息收入,但也要列入投資者的應稅收入中。

相關文章

18729020067
18729020067
已為您復制好微信號,點擊進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