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票入門基礎(chǔ)知識(股票定增是什么意思)

那么股票究竟是什么?真的只是用來投機賭博的工具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回到遙遠的過去,回到現(xiàn)代股票誕生的那個時代。那是一個屬于冒險家的大航海時代,一艘船從歐洲大陸出發(fā),無論經(jīng)大西洋到美洲,還是繞印度洋到亞洲,都能給沿途各國人民帶去各種從未見過的稀罕玩意,物以稀為貴,這些東西自然不便宜;同時,順帶在當?shù)匾院鼙阋说膬r格收走很多土產(chǎn),然后回到歐洲后再以稀罕玩意的價格高價賣出。這一趟船跑個來回,常常是數(shù)百倍的利潤。但是,高收益也伴隨著很高的風險,因為大海風大浪大、海盜出沒,每十艘船出去,總有那么兩三艘或沉沒或被劫持。怎么辦?有十個聰明的船主坐在一起想了個對所有船主都有好處的辦法,那就是放棄過去那種一個人一條船單打獨斗的航海和生意模式,改為每人擁有十艘船的10%所有權(quán),這樣的話哪怕10只船只有5只能夠回來,只要每條船能獲利百倍,每位船主照樣能妥妥地獲得50倍的利潤。一邊是每次出海確定賺50倍,一邊是每次出?;蛸嵃俦痘蜓緹o歸,精明的商人當然知道怎么選。于是,股的概念誕生了。

越來越多的船主,甚至一些雖然有錢但對航海做生意一竅不通的人也漸漸地發(fā)現(xiàn)了這種漂亮的生意模式,也想合伙組建一支船隊,大賺一筆。于是他們一合計,就采取相同的模式組建了一家專門運營航海貿(mào)易的公司,這就是大名鼎鼎的荷蘭東印度公司。他們這些人成為了東印度公司最原始的股東,并且受到政府的鼎力相助,被政府授予軍事、司法、審判、與外國統(tǒng)治者簽訂條約、發(fā)行自己的貨幣、建立殖民地等權(quán)力,宛然就是一個漂浮在海上的國家。

公司成立了,船也出海了,但是很久卻不見一個船回來。這期間肯定會有很多人因家里有事急需用錢,怎么辦?那么可以找一個見證人,簽一個轉(zhuǎn)讓合同,把手里持有的東印度公司的股份轉(zhuǎn)讓給有意購買者。成交之后,不管船隊是帶著百倍回報返航,還是全部沉入大海,該占的利益,該冒的風險,都有買家一力承擔,與原出資人再無干系。于是,當股份可以通過某種途徑和方式進行轉(zhuǎn)讓的時候,票,也就誕生了。

隨著票的誕生,越來越多的原始股東在急需錢的時候便通過賣出股份的方式提前收回投資和部分收益。而那些當初沒能成為原始股東的人,也有了成為公司股東的途徑。隨著轉(zhuǎn)讓和購買股份的人越來越多,股市,也就誕生了。

但是東印度公司這只股票究竟應(yīng)該以多少錢進行轉(zhuǎn)讓和交易呢?如果購買者想從原始股東那里以原始票面價格購買股份,那原始股東大部分不會同意,因為每一個股份都代表對公司所有權(quán)的一部分,可以分享船隊回來后所帶來的收益,而這個收益平均是50倍,原始股東怎么可能傻到按原價轉(zhuǎn)讓給購買者呢?于是,雙方討價還價,一個急需用錢,一個急著投資,那就打個六折,按30倍的價格成交吧。于是,市盈率的概念,就此誕生了。

但是,市盈率這個東西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屬于樂觀派,認為最后有90%的船都會回來,那么投資收益就不是50倍,而可能是90倍,于是這些人認為以70倍的價格購買東印度公司的股票都有得可賺;但有些人卻比較悲觀,認為最后有40%的船能回來就不錯了,那么按照20倍的價格購買才有的賺。隨著參與交易的人越來越多,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有樂觀的,有悲觀的,有神經(jīng)的,有聰明的,有傻的,有高級知識分子,也有目不識丁的農(nóng)民,不同階層、不同性格、不同思想和接觸不同信息的人對該股的報價每天都不一樣。于是,股價的短期波動,就此誕生了。

當海面風平浪靜,并且有小道消息說東印度公司的船都完好無損在返航途中時,人們給的市盈率就比較高,當海面波濤洶涌巨浪滔天,并有小道消息說東印度公司的船只有10%能夠回來,那么人們給的市盈率就比較低。于是,東印度公司的股價每天都在這種樂觀與悲觀之間上下波動。這時,有些人就發(fā)現(xiàn)商機了,這些人故意在市場上先發(fā)布一些負面的消息,說東印度公司的船被海盜打劫了,造成股價大跌,然后他們趁機在低點大量買入。然后他們又發(fā)布消息說海盜基于江湖道義又把船給放回來了,造成股價大漲,然后他們乘機再高價賣出,一高一低之間,賺了不止100倍。這比買入股票,安安靜靜地等待船隊回來賺錢更快,獲利更高,也更加刺激。越來越多的人發(fā)現(xiàn)了這種商機,于是股市投機炒作就此誕生。

逐漸的,建立在股和票的基礎(chǔ)上,有了兩種不同的獲利模式。一種以買入股票并安安靜靜地持有,以返航回報為主要獲利來源的投資模式,另一種是追求買賣價差的投機模式。其實大部分人本來想以投資模式穩(wěn)穩(wěn)地獲利,但是他們卻發(fā)現(xiàn)那些投機者之間莫名其妙地換來換去,居然常有靠這種交換大發(fā)其財?shù)?。這很容易導致投資者夜深人靜時懷疑人生、懷疑自己,最后懷疑到毀三觀的地步,于是,一些三觀被毀的人漸漸從投資者的陣營轉(zhuǎn)向了投機者的陣營。最后能安安靜靜地待在投資者陣營中的人越來越少,寥寥無幾了。

但是,投機畢竟是一個零和游戲甚至是負和游戲,因為你買我賣,一個人賺的就是另一個人賠的,并沒有“新錢”產(chǎn)生,而且政府要收交易稅,中介機構(gòu)要收中介費,最終必然是賠的多,賺的少,造成了“七虧兩平一賺”的分布。普通投機者大概率會落在虧損的概率分布區(qū)間內(nèi)。因為股價歸根到底是由所有投機者的心理預期和情緒決定的,投機者數(shù)以萬計,那么情緒也數(shù)以萬計,所有這些情緒的疊加形成了市場情緒,每個人都影響這個疊加結(jié)果,同時又被這個結(jié)果所影響,構(gòu)成一個無解的死循環(huán)。同床共枕的愛人在想什么我們尚且搞不清楚,更別說市場千千萬萬抱著各種心思和情緒的陌生人。就連智商超群,而且還擔任過皇家造幣廠廠長的物理學家牛頓都在投機中賠得血本無歸,之后留下那句著名得感嘆:”我可以計算天體運行的軌跡,卻無法預測人性的瘋狂“。

所以,普通人走投機的路必然是死路一條。怎么辦?只有兩條路:一是珍愛生命,遠離股市;二是,痛定思痛,改變過去投機的模式,重回大概率會成功的投資模式。

不要覺得投資模式賺得沒有投機模式多,看一下東印度公司就明白了。到1669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擁有150條商船,40艘戰(zhàn)艦,5萬雇員,還養(yǎng)著一支1萬人的軍隊,這一年公司為股民分紅股息率高達40%,該公司成為當時人類歷史上最富有的私人公司。在整個17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從它在亞洲的壟斷專營中獲得了巨大利潤,連續(xù)200年向股東以18%上下的股息率分紅。那些當初不參與投機,而穩(wěn)穩(wěn)拿著公司股票的人,在其有生之年(以30年投資時間計算)僅僅靠分紅都可以獲得143倍的收益,如果經(jīng)常鍛煉身體,活得時間再長一點,并且最后把股票按市價賣掉,那么獲利上千倍都不止。這樣的投資者,不僅晚年靠分紅就能衣食無憂財務(wù)自由,還能給自己的子孫留下一大筆財富。而那些投機者的晚年,兩個字:凄涼。

先寫這么多了,是選擇投機還是投資,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不可強求。這個市場如果只有投資者就太無趣了,股價長期穩(wěn)定不變也沒啥意思,是因為有大量投機者的存在才讓這個市場每天都精彩無比,讓市場這池子水活了起來,池子里的水忽高忽低,從而給真的投資者更大的利用和發(fā)揮的空間。投機者用自己的真金白銀養(yǎng)活了這池子水,給股市帶來無限的生機,從而使股市順利地完成了融資的功能,但遺憾的是,股市回報給投機者的卻是無盡的悲涼與哀嘆,卻讓上市公司和投資者笑到了最后。

這就是股票的本質(zhì)。

相關(guān)文章

18729020067
18729020067
已為您復制好微信號,點擊進入微信